博客年龄:18年1个月
访问:?
文章:469篇

个人描述

张先隆: 钟情心理学,受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西方心理学家的思想启蒙,上穷碧落下黄泉,对意识、意象、情绪、情结等心理现象探究深刻,曾做心理学纸质笔记近百本,花去大量精力,但还是深感人脑中的意识如此不可捉摸,后惊回首,于实践中发现了美国华生、斯金纳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较为实用,对不只理会大脑在心理过程中间环节 黑箱作业、而认为环境决定行为、突出动机的变量关系理念,更受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图式理论影响,于是,离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多年纠缠,而走向以大脑结构为实体的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三学方向的研究道路。但心理学研究中的厚积薄发,使我对催眠这一现象与佛心禅性研究和应用更上一层楼,歪打正着使我成了中国当代能真正掌握催眠原理和催眠精髓的少数催眠师之一。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号:071200000820014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评作者。擅长情感咨询、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辅导和催眠咨询。有10多年的高中教师经历,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催眠实践。很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本人工作责任性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柔和、细腻、有亲和力,对人有一份自然流淌的朴实的爱心,有一份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使命感。系芜湖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安徽省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会员,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 芜湖市心理学会会员, 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 1985年在《芜湖日报》副刊发表诗歌处女作《小楼!小楼》至今,曾在《短篇小说》杂志、《杂文报》、《中国人大》、《珠海特区报》、《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阅读与写作》、《中学课程辅导》、《初中生必读》、《大江晚报》、《人民民主报》等发表小说散文各种作品二百余篇,并在光明网、新浪网、红网、大江网等多家网站发表时评若干篇,其《教师聘任制为什么变味?》反响突出。在辅导学生写作上成绩显著,《北戴河没有海》获全国中学作文竞赛一等奖,陆续辅导多名学生曾在市以上报刊发表习作60多篇,作者和指导老师收到全国各地学生来信数百封,《作文》月刊曾在封二对其辅导成绩专门介绍。联系方式QQ:335490522 催眠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固着的极端是人物分离,最终心理解体,精神分裂。

2013-05-29 09:04 阅读(?)评论(0)

精神动力学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基础和核心概念,主要用以解释人类各种精神功能和精神活动之间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问冲突的产生,本能欲望的增强或减弱、滞留或释放,冲突及应对冲突而形成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等,因而精神动力学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而且它认为越是在个体生命早期发展中突出的主题,围绕其形成的心理需求特征和精神地貌形态对个体的影响越是深远,因此精神动力学的决定论使其具有某种达尔文主义的色彩。

什么是固着?固着就是指一种回溯的特性。在物理学上被称作粘滞性,即抵抗脱离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或也叫保持固有状态的本性。固着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对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断重复的一种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

在心理-性发育过程中,个体的力比多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于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再随着年龄发展而发展,固着于心理-性发育各期的人,分别有其相应的性格特点。力比多的固着有助于个体摆脱困境,故固着也被看作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但固着行为往往是由于幼儿在生活中的挫折感和压力所引起的,
特别是心理障碍者,表现在固着程度上的超常和范围的收紧。强迫症其实就是固着现象的最好说明。
我们来看一些“著名”的心理学的术语:完型、强迫、疑病症、场景重现等,行为表现的如学习(温故知新)、性交、移情等现象。那个术语所表达的一类心理病症的背后没有“固着”的身影?
口唇期,这个阶段跨越了大约生命的头18个月。口、唇、是主要的动情区。一个6个月的婴儿几乎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嘴里。这一时期的创伤经历,比如吸吮或喂养的创伤,会导致心理能的固着及口唇期人格的形成。

具有口唇期人格的成年人往往会倾向于依赖别人,这些人经常表现出对婴儿期口唇满足的需要。嗜烟酒、经常把手放在嘴里。

我曾说过,其实,固着的极端形式就是停止或死亡。这已经把人在心理障碍时生命的趋势方向揭示出来,也就是,神经症所指向的,就是减损生命存在的精神基础进而损害生命实体,它的极端目标就是导致生命死亡。

其实,心理治疗,就是让来访者的整体的生命趋势掉转方向。

我们来考察固着的另一端----

这一极,事物和宇宙全是流动和变换的,固着的结构在这一极已经完全的散落。走向极端,必然人物分离,最终心理解体,精神分裂。

这一端没有固着,但是却有着要求形式的稳定性来界定正常。


解体,是固着的反动或另一种极端,就是生命的解体----同样是死亡。一个是精神的收紧凝固;一个是精神的飘散分离。(我们这里用一维思维表述)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的两极,必然存在着生命最为真实的心理阶段----现实阶段。在这样一个平衡点的两端“同时”存在着才是健康的。

  最后修改于 2013-05-29 09:30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