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1个月
访问:?
文章:469篇

个人描述

张先隆: 钟情心理学,受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西方心理学家的思想启蒙,上穷碧落下黄泉,对意识、意象、情绪、情结等心理现象探究深刻,曾做心理学纸质笔记近百本,花去大量精力,但还是深感人脑中的意识如此不可捉摸,后惊回首,于实践中发现了美国华生、斯金纳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较为实用,对不只理会大脑在心理过程中间环节 黑箱作业、而认为环境决定行为、突出动机的变量关系理念,更受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图式理论影响,于是,离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多年纠缠,而走向以大脑结构为实体的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三学方向的研究道路。但心理学研究中的厚积薄发,使我对催眠这一现象与佛心禅性研究和应用更上一层楼,歪打正着使我成了中国当代能真正掌握催眠原理和催眠精髓的少数催眠师之一。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号:071200000820014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评作者。擅长情感咨询、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辅导和催眠咨询。有10多年的高中教师经历,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催眠实践。很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本人工作责任性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柔和、细腻、有亲和力,对人有一份自然流淌的朴实的爱心,有一份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使命感。系芜湖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安徽省心理学会会员,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会员,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 芜湖市心理学会会员, 安徽省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 1985年在《芜湖日报》副刊发表诗歌处女作《小楼!小楼》至今,曾在《短篇小说》杂志、《杂文报》、《中国人大》、《珠海特区报》、《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阅读与写作》、《中学课程辅导》、《初中生必读》、《大江晚报》、《人民民主报》等发表小说散文各种作品二百余篇,并在光明网、新浪网、红网、大江网等多家网站发表时评若干篇,其《教师聘任制为什么变味?》反响突出。在辅导学生写作上成绩显著,《北戴河没有海》获全国中学作文竞赛一等奖,陆续辅导多名学生曾在市以上报刊发表习作60多篇,作者和指导老师收到全国各地学生来信数百封,《作文》月刊曾在封二对其辅导成绩专门介绍。联系方式QQ:335490522 催眠之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悲伤不等于抑郁

2020-06-04 14:50 阅读(?)评论(0)

悲伤和抑郁的表现形式的确很像:体验着这两种状态的人都会不愿意和外界接触、变得无精打采,并且对他们曾经的正常生活感到陌生。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将二者明显地区分开来:一个悲伤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感到悲伤,而一个抑郁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抑郁。

悲伤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困扰他们的事情,比如“我的奶奶去世了,我很伤心”,或者“我刚被炒鱿鱼了”“我被朋友针对了”,诸如此类。虽然说起来很让人出乎意料,但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有时却恰恰是一个抑郁的人无法做到的。他们可能状态不佳深陷低谷,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哭出来,却依旧常常无法确定地指认出卷走了他们生活意义的凶手。“生活本来不就没有意义吗?”他们会这样说。和悲伤的人不同,抑郁的人并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抑郁。他们的抑郁先于原因。

由于抑郁的人无法为自己的情绪找到具体的原因,时常被他人认为是玻璃心、骗人同情、夸张了自己的情况。朋友们可能一开始还热心试着帮他们找出情绪背后清晰的、可以解决的问题,但他们的努力最终会因为没有进展的挫败感无疾而终。实在被逼问得没办法的时候,抑郁的人可能会把一些荒谬或者听起来微不足道的理由当作救命稻草,以此解释导致了他们抑郁状态的原因。

他们可能会说,反正地球在75亿年后也要被太阳吞噬的,所以今天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又或者他们会因为自己刚刚摔碎了一个玻璃杯,所以觉得一切都没了希望,生命也毫无意义。看到了这种令人费解的状况,人们可能会听从一种说法,那就是抑郁根本不是心理状况导致的问题,而是脑内化学物质的某种不平衡的表现,因此最有效地帮助他们的方式就是药物治疗。这样的观点挣脱了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医药产业喜闻乐见的,同时也让那些忧心忡忡,渴求快速、有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的家庭、学校、雇主们松了一口气。

然而,还有一种虽然更慢、做起来也更艰难,但是长期来讲可能会有效得多的方法——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抑郁的理解可能比其他很多方法都深刻得多。和抑郁的人自己认为的不同,心理治疗最基本的预设在于:抑郁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原因是存在的。抑郁症患者对于一些难以开诚布公地讨论的事情感到困扰,因而将这些事情推出了显意识之外,但是这些事情在潜意识里还是能对他们造成整体的伤害,为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虚无感。对于抑郁的人来说,直接意识到这些问题让人实在是太难过了,于是比起具体对哪件事感到烦扰,他们的潜意识会干脆选择让他们对所有事情都失去兴趣。抑郁是忘记了问题源头的悲伤——忘记的原因在于真实的记忆会给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与失去感。

那这些真正的问题源头可能会是什么呢?也许是我们选择了和错误的人结婚,又或者我们的性取向和自己预期的截然不同。再或者,我们对童年时期自己父母的疏于关爱感到愤怒。为了维持内心脆弱的平静,一个人就会“选择性不去意识到问题”,尽管这个“选择”感觉更像被逼迫的结果,被迫进入抑郁的状态,而不是勇敢面对问题的源头。令人恐惧的开悟和无休止的麻木,我们选择了后者来保护自己的内心。

更复杂的是,抑郁的人一般并不会真的清醒地认为自己缺乏对问题的洞见,更多时候他们其实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自我理解的缺乏。让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如今所有人都在告诉他们,他们“只是抑郁了”,就像一个人“只是身体上生病了”一样。还是那句话,医药产业,无法负担精神病患的机构和环境,以及一些与抑郁者亲近但不希望他们思考太深刻,去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人,一定格外喜欢这样的说法。

在悲伤和抑郁之间还存在另一个区别。悲伤的人对外界的某件事情感到悲伤,但这种情绪的对象大多不会是自己。他们的自尊水平不会被悲伤影响,而抑郁的人通常容易产生自怜自艾的情绪,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自我歧视、愧疚感、羞耻感,和对自我的厌恶,而这些情绪堆积到顶点甚至会让人产生自杀的想法。

心理治疗认为这些强烈的自我仇恨的源头在于指向外界,但又不能向外发泄出来的愤怒。这些愤怒可能原本指向防御机制太强、不断拒绝性生活的伴侣,可能指向一个小时候羞辱过自己的家长,现在却都被转移回了抑郁者自己的身上,并开始对他们造成伤害。“X这个人让我失望透顶”的感受被转换为了另一种虽然不愉快但更容易忍受的“我是个不值得爱、招人讨厌的废柴”。怨恨和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有风险的,因此,作为防御机制,我们就可能把厌恶的矛头对准自己。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在很多案例中,抑郁往往和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欢欣的心境结伴而行。这种心境被叫作“狂躁”,也是“躁郁症”(躁狂与抑郁双相情感障碍)一词的来源。如果不细看的话,这种狂躁的表现和快乐似乎有点像,正如抑郁看起来和悲伤相像一样。然而从某一种角度来看,狂躁和快乐的关系与抑郁和悲伤的关系几乎是相同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身处狂躁和抑郁中的人都遗弃了对自己的准确认识。狂躁时,一个人会感到欣快,却失去了深入探索内心,找到痛苦的真相的能力。这也能解释狂躁者们的主要特点之一:他们习惯于和自己剥离开来、说话快速但缺乏内容、锻炼过度、不间断地工作,或者疯狂购物——所有的这一切都似乎是在逃避暗藏的悲伤、愤怒,以及丧失感的手段。

这种分析方法能带给我们关于治疗的新灵感。也许抑郁中的人们最需要的正是一个找到问题根源的机会。一般来说,如果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那么一个耐心、能够提供大量支持的倾听者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了,如果应用得当,那么药物对抑郁者是能够起到帮助的,因为它们可以让抑郁者的心情暂时提升到能够面对一场完整对话的程度。药物就像灭火器,把让人无法接近现场的危险火焰暂时压下去,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面对起火点——事情发生的原因。

只是,脑中的化学平衡既不是问题的起点,也不是问题的终点。抑郁者感受的绝望的本质源头还是在于未得到消化、未知,更未得到解决的创伤。我们在用理智说服他们相信生活的美好之前,先要允许他们去感受、回忆曾经受到的伤害,让他们从根本上理解自己情绪们的正当性。他们应当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愤怒,并将愤怒传达给正确的目标,不论这有多么困难。

抑郁治疗的目标是将一个抑郁者漫无边际的绝望转为有具体指向的悲伤: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也许那是一段婚姻,也许是得到父亲的爱的渴望,也许是事业的问题……不论对问题的发掘多么令人痛苦,这样的过程都是必要的,因为比起具体的痛苦,我们更应该惧怕的是没有指向的痛苦对整个人的摧残。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都充满了让人恐惧的事情,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性地感到悲伤是完全正常的。但同时,这个世界上也总有刚好足够多的美好和希望,只要我们允许自己去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愤怒,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哀悼我们的失去。

每个人都带有自己的业力,有业力就有界限。所以共修训练“即心即咒”,就是打破个人业力的界限,从而建立楞严坛城,这才是最重要的。

六根清净就叫摄心为戒。六根清净就是我们的六根不再跟着声尘跟着六根的尘相往外驰逸,那这样的话这个心就摄住了,六根也就清净了,所以六根清净就叫摄心为戒。

心是一种识。为六根中的第六根。谓对于法境而生意识,因为佛没有来去生灭,是无所不在的。只要绝对的信佛,感恩诸佛加持,佛决定加持。如果说生灭法,实际还是在外道上。决定明白了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就是入了佛法,就不再分别意识与意根了,名之为舍识用根

人的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感觉,思想或想象,就逻辑思维力下降,时间感消失,没有了时间概念,就是无我状态,能促进逻辑的继发性思维转为较少现实依据的原发性过程性思维。放松就注意力集中。催眠原理就是让人的意识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不会被意识压制住,于是潜意识被激发,进入一种潜意识和意识都同时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可以跟潜意识做沟通,催眠就是越过意识直接跟潜意识沟通。禅宗的特点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为我人现前一念之妄心;“性”是生起心的相本,是心的本原。在禅宗的语境中,本来面目、本性、佛性、自性等都是一个意思。催眠就是越过意识直接跟潜意识沟通。你真的可以在三维空间去造像,造你想看到的像。这需要专注,需要你跟你的内在意识一体,没有任何知识的干扰。其实不用在乎外面的人,只在乎自己就行了,因为,所有的人是自己投影出来的像,不用想让别人明白,你自己明白了,你投影出来的世界就是一个明白的世界。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这四句话的核心目的,是要请求原谅,恢复爱的流动。无论当时您的心里想到了什么,都可以反复地说这四句话。人类一切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一切的负面后果,而这些负面情绪的根源,就是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的不够尊重,不够理解,不够关爱造成的,所以,带着谦卑说出这四句简单的话语可以清除一切负面的思想、情绪和能量,使得周围的事物或情况发生快速的变化和改善。从分别上来说,能够产生意识的叫意根。一般的人是用的意识,虽然用的是意识,但识也是意根的一个显。实际意识和意根也是名言的表达,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如果说用的是意识,就是住在相上妄想、分别和执着。若说用的是意识,是因为有住,有住就变成业性。那么,从意根这个角度来说,意根就相当于如来藏,如来藏可以显现一切,但如来藏自体没有来去生灭。如果通达了如来藏,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都称之为识。识虽然显现,但不影响如来藏。因为如来藏是不生不灭的,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有的时候,在修法上也讲,要舍识用根,就是指的要持如来藏。

 

如果有信仰,可以默默召唤佛陀、上帝或者是某个高级能量群,让他们以白光的形式照亮自己的内心和问题。然后默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想解决自己学习不好的问题),闭着眼睛,用心平静地“看着”这个问题,然后默默地在心底问自己:是我内心的哪一部分创造了你呢?然后静静地等待答案的出现。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只要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

但是我们活在这世界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分别、计较、恐惧和挂碍。

  事物本来如此,但为什么我们会纠结出那么多事情出来呢?这个人说我,那个人说我,我就会很不开心。今天跟某一个人一语不符,就会生起无限的烦恼。我们原本清净、快乐、喜乐、幸福的自性为什么会被一些事相所染污,让自己每天活得如地狱般的痛苦和煎熬?

佛教从来都是重视心灵的解脱,从来都是超越“自我”执着的引导者。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超越自我,是诸佛教;慈悲圆满,是诸佛教;无相自在,是诸佛教;回归如来者,是诸佛教。

 

根据佛陀开示的缘起理论,我们知道所有现量的成熟和显现都是往昔因缘成就的。因此所有陌生的见面都是久别重逢,并不是一句妄语。包括今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都是缘起牵引而来的,你们居然同时出现在了彼此身边,所以你们应该相互握手说一句:好久不见。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界正是人们内心迷妄的显现,我于凡愚不开演,怕一切众生的智慧不够,他用分别心,用世间法的观念来看。空性展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念。只要有主体、客体,就有二元对立。外部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经由“我”的清理而变得更好。

受到负面情感刺激而心情不好时,感受情感的能力就下降了。情感是生活现象与人心共同决定的,而不能单独由某一方来定。

妄想是业障, 分别是业障,执着是业障, 烦恼、忧虑、牵挂都叫业障。如果你本有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恭敬心,智慧都生起的时候,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如果学佛后,你越执着,越我慢,越贪心,那说明你的业障还没有减轻。为什么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是本有的呢,本有就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具足一切,只是自己被障碍,蒙蔽住了而已。修行就是要露出我们的庐山真面目,去除我们的执着,妄想,分别,那如来藏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啊。出离心基本上是希望从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脱出来。什么是业呢?业是来自我们身口意的作意行为,比如说我们的心升起贪念,嗔恨心或痴心时,我们会造作恶口,或伤人的行为,即造成恶的业力,这个恶的业力会招来苦的果报。那什么是快乐的原因呢?快乐的原因是来自我们的善业,就是我心中有慈悲心,有菩提心,没有欲望,没有伤害别人的心,没有无明,自然培育善的果报。因此善心,自会有善的行为,如帮助别人,自然会得快乐。所以如果我们要离苦得乐的话,应该做种种的善业,而撇开种种的恶业。但既然知道了六道众生苦的原因后,我们就会升起出离心,因为娑婆世界里找不到永恒的快乐,以出离心来作为修学佛法的基础,那最后我们会得到永恒的快乐。因此出离心是原始佛法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大乘和金刚乘所必备的,只有出离心才能让我们导向正确的修行。

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称为修学佛法的三主要道,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何为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何为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行者,就不能成为菩萨,更无法成就佛果   有了菩提心,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将菩提心发起来、发到位、发圆满,成佛就没问题了。南怀瑾:没有发起出离心,学佛都是空谈!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慈悲心就会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无法慈悲,因为执着于一个我,我执障碍了我们的慈悲。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的恭敬心就会生起。

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那么你的贪心,执着就会慢慢减少,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的物质的执着,情感的执着。如果你学佛了,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菩提心就会生起。三世诸佛都是因为发了为众生离苦得乐的愿力而成佛。菩提心就是不忍众生苦的心,你发愿去救他们出苦海,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拔苦海众生出离苦海,这就是菩提心。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障。而如何消业障,放生,义工,诵经,甚至生病也可以当做消业障。

昏沉。业障重则常多昏沉,掉举。业障重之人学佛之后,很不容易平静下来,而且常易兴奋,不能自己。散乱。业障重者:心很容易散乱,不易集中精神。例如修数息法,从一数到十,他都很难作到,也许偶而能一、两次达成!其实数息法从一数到十,我们每人从小就会了,且又不用思考、亦不须逻辑推理、也无善恶之分辨,可说是最简单不过,然而当盘腿静坐时,许多人就是数不来。这就是因为无明业障,障住了本心之明的缘故,好像被一团大雾笼罩住了,故每次数着数着,就如在大雾中迷失一般而忘失了。业障重则心容易失去正念。妄想。业障重之人,心容易有妄念,胡思乱想。这是比较轻的业障。业障把我们这些能力障碍住,业障要是消除,我们能力就恢复。消除一分就恢复一分,消除两分就恢复两分,真的消除了,在佛法里叫正果了。每一个人都有业障,如果没有业障,那就成佛了,成菩萨了。你现在还是凡夫,一定要知道自己业障很重。怎样消除业障呢?给诸位说,你求佛、求菩萨保佑,那是靠不住的。如果佛菩萨能够帮助我们,保佑我们消除业障,还要等到我们求他,他才能消除我们业障,这个菩萨已经不慈悲了。对不对?大慈大悲,不要我们求他,他就把我们业障消除。这才是真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我们磕头做揖求他,求得那个样子,他才来帮忙,那个慈悲意义已经失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业障是要自己消除,不是菩萨有甚么神力帮你消除。譬如你拜忏,拜到至诚恭敬的时候,恳求菩萨来保保佑你,是甚么把你业障消除?是你至诚恭敬消了业障不是菩萨帮忙你消除业障。是因为你面对着菩萨,很恭敬至诚,是真诚心发露,真正后悔,这个使业障消除了。所以说穿了,还是你自己消除自己业障。佛菩萨不过给你做一个增上缘,不是他消除的,是自己消除,就是真诚恭敬。

不圆满的是自己的烦恼,不清净的是自己的业障。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的智慧不够;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的慈悲不够。有慈悲的人,没有看不起的人;具有智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其实,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是正常的,没有不正常的。只是众生的因缘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显相。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佛教缘起论中认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森罗万象,这些都是因为有因缘和合而生起。而最后的消失,也是因为因缘散尽。这里的“因缘”不是婚姻爱情关系里的“姻缘”。比如:芸芸众生的一次相识,这就是因缘之一;

再比如,你今天点开了这篇文章,这也是我们之间的姻缘;再或者,今天马路上两个发生刮擦的开车人,为此发生了争吵,这也是因缘。只不过世间的因缘同样也有着善缘,和恶缘之分。所以佛家认为,“因缘”也可以称为因果

3种人可以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快看你有吗?第一种人:高人。高人,按照佛门意思,也就是指生活中那些有智慧的“智者”。高人比世俗之人,往往更容易看透事物的本质,把握住事物的真理。这些人往往都有超凡的见识,宽广的胸怀以及渊博的知识。在面对大是大非之前,面对善恶正念择抉时,他们往往有着更好的决断能力。

高人可遇不可求,如果你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智者”,那么恭喜你,你的福报深厚,无论是修行还是学习,你都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第二种人:贵人。

俗话说得好,生命中有贵人相助。这里的贵人,并不一定特指有钱有势的人。比如,一个老奶奶在马路上摔倒了,陌不相识的路上将她搀扶起来并送到了医院救治。那么这个陌生人就是老奶奶生命中的贵人。贵人可以是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可以无钱无势,但也可以是名利双收的达官贵人。得到这些人的帮助,那么你的人生一定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那么,怎样才可以得到贵人的相助呢?勤修你的善缘,这样才会广种善因,多结善果。做一个善良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这就是广种善因。第三种人:“小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很容易找到一些“小人”。他们挑事生非,甚至大搞阴谋论,常常让我们十分愤怒。佛家认为,对于这些生命中的“小人”,首先一定得学会隐忍。佛经有云“忍辱波罗蜜,便是妙中宝”。你无需活成别人希望的样子,学会适合就好。

把生活中的这些“小人”当做自己最好的镜子,你会发现自己会更加警醒,更加进步。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生命中的这些“小人”,确实是自己的贵人。至少他能够时刻提醒我们不要犯错,这样我们也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芸芸众生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无论是高人、贵人还是小人,又或者是俗人。这一切都是因缘际会和合而生。平淡看待一切,注重多修善缘,广结善果,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潜伏在人的潜意识,因为有业,人会遇到痛苦和业报。因此,人要想解脱痛苦,就必须消除业,消业的方法就是积德和修行,比如忏悔、念佛等。消除了业力,就会增加福报,就有好的报应。

修行的目的是回归本性。众生的本性都是佛,见性即可成佛!消业是修行的过程,而不是目的。贪嗔痴慢疑是业障,烦恼尘劳是业障,心有所住是业障!消业就是用自己的虔诚和智慧化解业果,避免来世报应. 业障是过去世所造的恶业因,招来今生所遇的种种障碍。消除的方法是忏悔前愆,当下主动造作善业,积累福德,最终能消除种种业障。所谓坏念头,损人利己是坏念头,还有没有这个念头?从前有,现在没有了,没有,你的业障消掉了;从前妄念很多,现在妄念少了,业障就消除了。 罪业就是恶念,就是坏念头,你心里动个坏念头,这是罪业。业障是什么?是妄想,妄想当然不一定是坏的,你心里面还有妄想、还有执著,这就是罪障。你念经,你念佛,罪障有没有消除?实在讲自己清楚,自己明白。数数为习,久习成业业就是无始以来的习惯习气而形成的好像身不由己无法控制的惯性作用力。比如说贪嗔痴慢疑等等。

三摩地就是入定的意思。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入定即入于禅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三摩地,就是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是入定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是入定。大智慧现前,五蕴皆空气功师入定,是神识出游了,身体留下,神识出门。入三摩地也就是心经里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去了另一个境界,说法不同而已  心一境性。增上就是把任何不好的东西,都看成是一种增进你上进的缘分。人家骂你,你很开心,锻炼你的耐心。人家打你,你也很开心是在消孽障,把自己的思维全方位的转变成增上缘。

三昧指“心一境性”,就是一念不生或者高度专注。现代人修三昧不建议,除非专修,有很清净的道场或者地方,还需要有供养。修三昧第一步八关斋戒,最基本的。肉一点不能碰,如果对肉烟酒这些东西升起一点点欲望,你的修行全部被毁。第二步需要博学多闻,否则种种境界不能辨别,恐怕要疯掉。也需要很好的助因,就是清净无人打扰的环境,不吵闹,无事可做,当然也不能有手机上网。有大阿罗汉指导最好,当然没有因缘那也不要气馁强求。多读佛经就好。强烈建议你们不要出家修行,现在末法时代和尚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和作秀的代名词。

三摩地就是禅。简称三昧。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

 

“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如《金刚经》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虚伪诳诈,假住须臾,诳惑凡人。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能分清楚,是佛。分不清楚,是众生。缘是机会,就像人去世后,消失了,人不过就是那几种元素构成,烧掉后,还是哪几种元素,然后又组成了其他的元素,至于怎么组成,就看环境,机遇了。
缘起缘灭,本就是苦的起灭,先要度心,尽量的戒了,定了,慧了,然后你会过的很自在!世间一切物是,皆是缘法,缘起现与事,缘了去与世

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之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此,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则称为无为法。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这就是在说缘起为因果之理,而因果则是服从缘起法则之事。

一切事物都有起与灭,佛法也不例外,缘是一种定数,也是一种时机,这个是不是有规律?说实在的,就算是神也算不出它的规律,如果谁能算出它的规律,那他就不应该在这一界了

有为法是依靠诸缘而生起之法,即:一切心、心所及色法。

缘是对其他法的生起及住立有资助之法这即是说当缘在运作时,将会导致其他与它有关连而还未生起之法生起,及已生起之法得以久住。一切有为法及涅盘与概念都包括在缘法这一组之内。

“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世间的一切由色法和名法(一切心、心所)组成,这就是有为法。而有为法的起因是因缘的聚合所产生。当缘起的时候就生起,当缘灭的时候就灭亡,世间的一切都不外如是

世间一切光怪陆离或寻求物我的现象和思考,都是随着因缘的起伏而生而灭,都是这样的。

  最后修改于 2020-06-04 15:37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